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地区 > 发展成就  > 详细页面

化屋脱贫大变样 村民生活节节高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珍 徐羽歌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2日 浏览量:

  宽阔的公路上,一辆辆旅游大巴车来回穿梭,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观风景,赏苗绣,体验民俗,采摘露营……每一个景点,都有游客争相“打卡”。

  过去,化屋村叫做“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山势雄奇,水域宽广,风景如画,被誉为“乌江源百里画廊”。然而,坐落于如此美景之中的化屋村,却曾因群山阻隔、险流环绕而陷入贫困。在2004年以前,化屋村还是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深度贫困村,村民还过着“做饭烧柴火、照明煤油灯”的贫穷生活。2014年,化屋村贫困发生率高达63.6%。

  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化屋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抓党建促脱贫,团结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建设为主导、绿色发展为引擎,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并举的脱贫致富之路。“党的领导为化屋村的巨变指引了方向。”化屋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芝说。

  聚焦“建强支部促发展”这一主线,化屋村按照“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党组织书记”的方式建立村级选人用人机制,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分片设置党小组,将31名党员划分责任区,提升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能力。同时,实行“十户联防”网格化管理机制,探索推行“文明积分”“两带三治”等做法,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聘任专业讲习员,采取“群众点单、支部配菜”方式开展讲习活动近300次,有效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齐抓共管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

  党员带头上、群众跟着干,化屋村脱贫就有了盼头。

  要致富,先修路。化屋村党支部采取“一事一议”、组织群众参与等方式,推进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通组路、连户路11.33公里,安装自来水管道11.54公里,实现公路组组通、电力户户享、自来水户户通。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化屋村始终将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作为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和考评、运行、防控三项机制,进一步扣紧责任链条,在确保规范运行的基础上,真正达到合作社实体规模化、产销一体化、收益多元化。截至目前,合作社入股资金突破20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突破百万元。

  张玉芝介绍,化屋村党支部突出产业选择、技能培训、合作社带动,大力发展规模化产业和到户产业,全面盘活了花卉育苗大棚、乌鸡养殖场、苗族刺绣扶贫车间、餐饮露营基地等项目,种植特色经果1400亩。

  化屋村所在的新仁苗族乡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的苗绣,是传承者用针线勾勒出的流光溢彩的传统文化。化屋村的苗族刺绣扶贫车间里,手工苗绣服装、特色小饰品的订单应接不暇。村民们用“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也是化屋村脱贫致富的关键一招。为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局面,化屋村将安置点建设与动员搬迁双管齐下,努力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与此同时,化屋村党支部聚焦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积极开展控辍保学、改善医疗条件、实施危房改造和旧房整治等工作,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干群齐心,推动化屋村迎来跨越式发展:修通了路、兴建了房、布局了新产业……2017年,化屋村脱贫摘帽,2019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部清零。曾经阻隔村民发展的绿水青山,如今变成了金山银山。曾经的深度贫困村,蝶变成远近闻名的致富小康村。

  为巩固脱贫成果,当地政府依托化屋村周边乌江如画美景,打造出“乌江源百里画廊”3A级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化屋村“苗族歌舞之乡”的文化名片,也因日渐火热的乡村旅游为更多人熟知。

  苗族村民王光元2017年搬进新居后,就再也没外出务工,在家饲养了2000多只乌鸡。“游客大多会购买本地特产带走,乌鸡卖得很好。”王光元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以前,村子偏远贫穷,村里人出不去,村外人更不愿来。这些年政府精准扶贫,不仅修通路,还进行人居环境改造,村子格外靓丽。”村民何兰与丈夫在公路旁开了家农家乐,集餐饮和民宿于一体,2020年收入20多万元。“我还编排了我们苗家的传统舞蹈,组织村里的妇女参加演出,给旅游团演一场,就能收入4000多元。”何兰说。

  旅游业兴,带动了百业旺。张玉芝介绍,化屋村有民宿、农家乐29家,烙锅、烧烤等摊位25家,游船40多艘,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近1700万元。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化屋村看望乡亲们,叮嘱村民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前不久,化屋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如今,化屋村的青山绿水间,时刻激荡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时代强音。“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守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玉芝说。

作者:王珍 徐羽歌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