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简便、冬暖夏凉的川东民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全楔式木结构建造,因地制宜以木制梁、楔、柱、椽,层次错落有致。在被称为川东民居“活化石”的邻水县冷家乡汤巴丘村,仍然保存着这类珍贵的建筑群。
汤巴丘村距邻水县城30余公里,地处铜锣山内槽,曾是古代川东至川北驿道上的重要驿站。明末清初,有大批湖广移民迁徙于此,带来了影响深远的客家文化。据传,湖广移民当时在此地多以卖汤粑为生,汤巴丘也因此得名。
汤巴丘拥有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20多个古民居院落,民居群分布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大小房屋50余栋,大部分均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这里的古民居院落体现了客家文化与当地民俗相结合的特点:依山就势建造,穿斗木结构,大多有廊道,呈现干栏式格调等特点,还有吊脚楼的建筑风格。虽历经数百年,有的房屋外观已变成深灰色,但从屋顶排列整齐的青瓦、窗户上雕龙琢凤变幻不断的图案,仍可感受其独特工艺。
汤巴丘古民居建筑群见证了 “湖广填四川”这段重要历史。据当地人族谱记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时,蒋、唐、吴、龙四姓人首先来到汤巴丘,见其自然风光好,不易受外来侵扰,便在此定居,垦田建房,始建朝门塆、唐家沟塆、吴家塆、下龙家塆。随后,周边又相继建起规模较大的黄家塆、谭家塆、林家塆等院落。近年来,多个专家团相继来这里,对这些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珍贵建筑群进行研究。2013年,汤巴丘还入选四川传统村落名录。
除了民居,这里的自然风景也很优美。汤巴丘平均海拔1000多米,森林里分布着国家保护动、植物——金钱豹、水獭、旱獭、麂子、海桐等。该地属喀斯特地貌,碳酸钙岩层溶洞密布,洞内石笋、钟乳、石幔等发育完美,现已发现大小溶洞20余个。川东北有名的华蓥山游击队曾在此生活和战斗过。近年来,邻水县打造汤巴丘民俗旅游区,对这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了保护性开发。
资料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