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语言文字 > 概况  > 详细页面

印欧语系 下分语族S类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 刘维凡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9日 浏览量:

  波罗的语族

  波罗的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小语族。使用地区处于北欧。仅存立陶宛语和拉脱维亚语两种活的语言,是波罗的海东岸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两个国家,属波罗的语族东部语支。波罗的语族还有一个西部语支 ,仅包括一种已消亡的语言古普鲁士语,是此语族中最古老的语言。所有波罗的语言都是屈折型语言。

  在这个语族中,立陶宛语和拉脱维亚语(又称莱蒂语)很接近。语法上都有阳性和阴性,单数和复数,有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方位格和呼格。动词有3 种变化和3个人称,有3种共同的时态: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但立陶宛语多一个反复过去时。在构词、借词方面,二者也很相似。

  波罗的诸语言,特别是拉脱维亚语的某些方言保留了较多的原始印欧语特点。印欧语系中,和波罗的语族关系最接近的是斯拉夫语族。鉴于波罗的语族和斯拉夫语族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有些学者主张把它们合二为一,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族──波罗的-斯拉夫语族。

  现代波罗的语使用者普遍聚居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边境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前苏联国家等地的移民群体也在使用。历史上此语族使用范围很广:西至今日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口;东至今日白俄罗斯境内的第聂伯河,甚至可能延伸到莫斯科;南方可能延伸至基辅。此语族曾存在于这些地方的关键证据是,这些地区的“水文名称”(江河湖海等水域的名字)都明显带有波罗的语族的特征。

  斯拉夫语族

  斯拉夫语族(Slavic group)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大语族,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使用人口逾 2.5亿。斯拉夫语族各语言源于原始共同斯拉夫语,斯拉夫语族的形成与古代斯拉夫人的迁移密切相关。5~10世纪,斯拉夫人从最初的居住地向各方迁移,最后到达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和整个东欧,形成3个斯拉夫人集团:东部、西部和南部斯拉夫人。

  因而萨拉夫语族的语言也分3斯拉夫语族大语支:①东部语支,包括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②西部语支,包括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波兰语、卢萨提亚语(分上卢萨提亚语和下卢萨提亚语);③南部语支,包括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斯洛文尼亚语,以及古教堂斯拉夫语,后者是信奉东正教和拜占庭天主教的斯拉夫民族的礼拜仪式语言,也是最古老的斯拉夫语言。其中保加利亚语和马其顿语比较接近,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斯洛文尼亚语比较接近。东部语支诸语言在14世纪以前只是共同东斯拉夫语的方言,14世纪以后分裂为 3种独立语言。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在19世纪初叶统一成一种语言。

  印度语族

  印度语族属于印欧语系的一部分,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是雅利安人在前20世纪带到南亚的语言。

  这个语族的语言有超过200种,其中使用人数多于1千万的语言,就包括了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地语、西旁遮普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奥里亚语、东旁遮普语、博杰普尔语、迈蒂利语、信德语、阿瓦德语、尼泊尔语、阿萨姆语、吉大港语、西莱基语、僧伽罗语、哈里亚纳语、马尔瓦里语、摩揭陀语、恰蒂斯加尔语和塞海蒂语等。

  其中乌尔都语和印地语常被西方学者看作是一种语言,称为印地-乌尔都语,有时则统称为印度斯坦语。印度语族的近代语言都是从古梵语衍生出来的,但已发生了相当多的变化,大异于梵语。现代的大部分印度语族语言,只有克什米尔语和信德语保留少数比梵语还要原始的特征。

  历来有学者主张从印欧语系中再划分出一个独立的达尔迪语族,与印度语族并列,但另一些语言学家则认为应把达尔迪诸语划归印度语族。主要的达尔迪语言是吉普赛语。

  伊朗语族

  伊朗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分布在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新疆、高加索、土耳其、伊拉克等地。伊朗语族约含20种语言,包括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俾路支语、塔吉克语、奥塞梯语,以及若干使用人数很少,且已消亡的语言。

  伊朗语族诸语言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古代伊朗语。包括两部分,一是阿维斯陀语,一是古波斯语(用楔形文字)。②中世伊朗语(3~10世纪),包括帕提亚语、巴列维语、大夏语、花剌子模语、粟特语、和阗塞种语。③现代波斯语,直接来自巴列维语,吸收了一些阿拉伯语和突厥语借词。阿富汗斯坦的普什图语是现代伊朗语的东支。一些伊朗语方言散布在帕米尔高原和邻近地区。

  伊朗语族包括21世纪初,有些学者主张在伊朗语族和印度语族中再划分出一个努里斯坦语支(又称卡菲里语支),构成跟印度语族和伊朗语族并列的第3个语族,它包括6种使用人数极少的语言,全分布于阿富汗斯坦,个别的也分布于巴基斯坦。

  其他语族

  希腊语(k类)、阿尔巴尼亚语和亚美尼亚语各构成印欧语系中单独的一个语族。此外,安纳托利亚语和吐火罗语(k类)代表了印欧语系两个已消亡的然而却占有一定地位的语族。

  其中,安纳托利亚语族在历史上分布于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阿纳多鲁地区)一带,主要包括阿纳多鲁西北部用楔形文字书写的赫梯语,以及阿纳多鲁西南部的卢维亚语。基督纪元开始前,这些语言就消亡了。

  吐火罗语族(k类)包括两支方言:东部方言,中国学者习惯称作焉耆语,西方学者多称为吐火罗语A;西部方言,中国学者习惯称作龟兹语,西方学者多称为吐火罗语B。这两支方言消亡的时间不详,有的学者认为是在9世纪以后。

  亚美尼亚语是亚美尼亚的官方语言,古亚美尼亚语与古典希腊语相似。

参考资料:

  1.季红:《英语--多种语言汇总的结晶》发表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3期

  2.田学军:《英语发展之哲学思考和启示--兼论语言优劣观之错误》发表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