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博 > 文博知事  > 详细页面

浅谈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作者:冯博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0日 浏览量:

  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文化机构,是一座城市或地区的名片,以往多收藏物质文化遗产。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功能悄然变化,把过去只收藏、保护有形的静态文化遗产扩大到无形的动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博物馆功能的变化和延伸,博物馆如何依托自身优势,结合本地实际保护和宣传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发挥博物馆的职能作用,保护文化多样性

  目前全国各行各业博物馆约有2400余座,而且逐年不断增加,集知识性、趣味性及观赏性的各类展览每年约举办8000多个,形成了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近两年来,多数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人数普遍增加,使更多的人在参观中增长了知识,领略了文化的趣味,得到了娱乐。同时也繁荣了社会文化事业,增进了博物馆文化建设的自身发展。

  随着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壮大,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就把“服务社会和社会发展”确立为博物馆新的发展方向,推进了博物馆功能的提升,给博物馆长期以来形成的征集、保护、研究、陈展的功能赋予了新的含义。这就要求博物馆在举办陈列展览中努力体现社会效益,把人民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寓教于乐、丰富多彩,多层次、多侧面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原则,切切实实地发挥博物馆的职能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精品馆藏走出国门,为世人所共享,不仅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髓,而且达到了相互交融、相互交流的目的。早在2002年“国际博物馆日”就确定了博物馆的发展主题为“博物馆与全球化”。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共同创造了人类进步和文明,产生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人类历史的活动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伴随人类文化遗产内涵的扩大和外延,保卫文化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尤为迫切。

  200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无形遗产”,从而对遗产价值体系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化,对遗产的价值取向更加神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价值意义,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往往是一个民族贯穿历史的精神象征。该主题将博物馆的使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结合起来,无疑是极其重大,极为深刻的变革。会使博物馆自身的优势在拯救无形遗产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2007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和共同的遗产”,随着遗产保护概念的扩大,博物馆收藏保护的内容范围更加宽泛,博物馆不仅要保护有形的文化遗产,更需要保护人类文化活动遗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博物馆只收藏人类文化活动遗存的物质形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因为技艺、技能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收藏保护难度大,成本费用高,几乎博物馆没有收藏。然而随着时代的要求,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就成了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博物馆实现其核心价值,深化社会服务体系,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分布广泛,地域辽阔,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具特色、多种多样,产生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民俗和传说,都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和吸引力。博物馆若能借助网络动漫、数字化媒体等现代手段,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能互动参与、亲身体验等形式,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技艺,挖掘其文化内涵,就既能使广大群众受到民俗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心灵得到感染,从而激发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又符合博物馆的发展方向,适应新时代的文化主题,从而给博物馆带来生机和活力。

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了解本地遗产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的门类繁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六个类别。所谓文化空间就是指那些在特定时间内举行各种非物质文化活动及仪式的特定场所,其中比较典型的如山神庙会、祭祀大典等带有文化空间的特点。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和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挖掘、保护、宣传、展示作为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自身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强化遗产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宁夏是一个回族聚居地区,留存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样、内容丰富。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回族文学,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艺术形式。有解释人类起源和反映人类和大自然及各种邪恶势力斗争的神话故事。回族民间谚语、歇后语是回族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结晶,其内容和语汇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如“要把乜贴的背个醋葫芦——穷酸”,“骆驼装进匣子——全是故事(骨尸)。”回族人民在宁夏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创作和传承了许多本民族意蕴的民间艺术,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花儿”与“口弦”。“花儿”又名“少年”,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民歌形式,具有高亢、豪放、优美、悠扬的特点和地方民族特色。口弦是回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小型弹拨乐器。回族工艺美术中具有特色的是刺绣,剪纸和砖雕。鉴于民族习俗,回族刺绣比其他民族更着重内容。剪纸内容多以石榴、牡丹、莲花、鱼虫、花草为主。砖雕工艺层次分明,有“浅浮雕”、“高浮雕”、“阳浮雕”,如同绘画中的近、中、远景一般,透视分明,是宁夏回族浮雕的精华之所在。不刻人物是宁夏砖雕的重要标志。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药、制革等工艺上有独到之处。许多回民由于长期从事皮革制作,成为这个行当的“专家”,他们一眼就能看出皮毛品质的优劣。宁夏的回族历史久远,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归纳起来主要反映在民间文学艺术、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婚俗文化等多个层面。

  结合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揭示,博物馆工作的职责不仅局限于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而且应当扩大到没有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加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拓宽展览渠道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民间民俗文化遗产的了解,博物馆在保护、展示、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是希望达到传承的目的。民间的传统文化要避免掺杂现代元素,防止破坏其本身的原创和民间性质。要做到自主传承,体现地域性、民族性,在其发生发展环境中加以保护、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需要通过对传承人技能、技艺、肢体动态照相、绘制图谱、摄影、录音等手段制作成视觉材料,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情感,配以文字描述方法转换为传媒信息,通过数据库技术储存。博物馆在展览、展示中,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有些技艺要传承人口手传授和演示,博物馆在展示中又不能长期让艺人现场献艺,利用数字化展览无疑是一条途径。通过互联网可以大大提高社会利用率,可以使大众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享受博物馆的服务。数字化管理可将图形、声音、动态信息统一起来,使动态和静态相结合。

  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数字博物馆可以有序存储、处理多媒体信息,通过网络为观众或异地用户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一支懂专业、有技术、热爱博物馆事业的数字化队伍,对我国丰富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览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字博物馆通过媒介能真实的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创性,民间性和原生态性。若民间民俗、礼仪、传统节目,离开根植于他的土地,移出其产生发展的环境,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表演展示,实际上无异于艺术嫁接,会破坏本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数字博物馆可以不受传统博物馆展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让观众在本地或异地参观,获取所需的信息,扩大了展览内容的效率,能满足人们的研究和欣赏要求。即节约时间,又节约经费,减轻了博物馆人员的工作量。能提高工作效率,也降低展示成本,还可解决人们自由选择参观时间的问题。

  有关数字化建设,目前在我国博物馆建设中还处于讨论和研究阶段,还需要广大文博工作者共同努力,努力掌握相关知识,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把博物馆工作逐步纳入数字化。2009年7月27日至7 月29日在青岛召开了“第六届数字博物馆与文化自然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博物馆与数字科技馆高级论坛”,这次论坛是为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探讨该领域内所面临的关键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搭建的研讨平台。当然数字博物馆是一项费时浩大的技术工程,会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研究和解决,正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社会发展,不断形成完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原生态文化在其发展形成中也有很多曲折,如在文革中就有被批判、贬低、否定、损毁、传承人遭受不公待遇等。近几年,大量的民间文化还处于被认知的状态,传承人在经济条件有限的状况下,靠微薄的技艺收入维持着遗产的传承。要得到大众的认知、公众的认可,各地政府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中切实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围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给予财力保证,充分挖掘,建立专门体制,推动遗产的调查、论证、评审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大多是民间个体,基于多种因素,传承保护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当前大多存在传承人个体单打独斗的现象。如宁夏隆德杨氏泥塑艺术一直凭个人力量,延续技艺,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展示活动,受到了社会关注,但支助很少。这样的现象在民间是很普遍的,也不知能延续多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民俗文化,长期被边缘化,受到了不公的境遇。近几年已有多个省(如贵州、云南)和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6年9月国家正式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和挽救有了制度保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历史使命和社会需要,其意义极其深远,要使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活的动态文化不断发展传承,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保护工作离不开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北京文化史研究所顾军教授说:“学者们的首要工作是将那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挖掘出来,让他们进入政府的保护视野。而政府应该是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遗产生存环境的维护者和改善者,是资金的支援者。”

  值得庆幸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博物馆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当然,光有热情和兴趣是不够的,必须付出辛勤的工作和努力,还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可喜的是宁夏回族民间口头歌谣“花儿”,通过宁夏固原的一名音乐教师查证、寻找艺人现唱现演,现场录制音像资料,记录曲谱。经过整理编辑,谱写乐谱,出版发行了宁夏回族“花儿”歌谣一书。同时,回族“花儿”已经进入了当地中小学音乐课堂,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广为传唱。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定会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参考资料:

    1.李汶儒: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2.刘伟: 宁夏回族历史与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宁夏固原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