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泡连名是基诺族常用连名方式之一。在基诺族的宗教文化里,“白腊泡”指的是巫师,是活动仪式的主持者。用白蜡泡连名就是指孩子的名字用白腊作为开头。基诺族相信巫师能够与鬼神沟通,能够镇住妖魔。所以在给新生婴儿取名的时候,有的家庭会选择让巫师来取名,并用“白腊”给孩子命名,并中断使用父子连名。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
“父子连名制是‘父系制度下父名和子名世代相连的一种命名制度’”。我国古代文献《公羊传》中就有 “以王父之字为氏”的说法。父子连名制是原始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特征,同时也是父权社会的一种象征。这种父子连名的方式在基诺人看来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取名方式。父子连名具体说来就是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读音或者最后两个字读音是儿女名字的开头,类似于文学现象中的“顶真”结构。在基诺族中,父子连名是最为常见的。据姜媛在景洪市基诺山巴飘村调察中发现,多数人的名字就是由父子连名而来的。例如,当地村民切苗家四代人的名字是:周初——初切——切苗——苗麦。
除了父子连名和白腊连名之外,还有根据孩子出生的时间、地点、身体状况等等取名的。如果孩子出生时脐带缠绕在脖子上一般用“沙”字取名。例如:沙车、沙么等等。如果孩子是在路边生的,就会取名为“路生”。如果是未婚先育就用“少”连名,例如“少布鲁、少杰”或者与舅舅名字连名。还有用“婆”连名的。这种情况是一般夫妻的孩子连续两个都夭折就用“婆”连名。认为可能是把名字取倒了,该把名字倒过来。因为婆在基诺语里有“倒过来”的意思。例如:婆舍、婆梅。另外,还会根据孩子的面貌、坐月子的时候是否有人闯入或受汉族影响等而取名的。例如笔者在走访中还发现景洪市基诺山石嘴一对的大部分基诺人都以“胡”连名,次通小寨以“陶”连名。总之,基诺族的取名形式多种多样灵活自由。
虽然各种各样的连名制使基诺族看起来虽然没有固定的姓,没有家族的概念,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基诺山里还是有几个比较大的家族,卓巴家族、卓色家族、耐厄家族等。例如卓巴家族不仅是一个家族的称呼也是职位的称呼,一般由年长的男性担任,类似于村寨的长老。另外还有专门掌管寨子事物的家族,如“扩普洛(谐音)家族”是从外面寨子来的家族。“乃奴乃肯(谐音)”是看管公路、护林工作的家族。
参考资料:姜媛:《基诺族“连名制”及文化内涵探析》,普洱学院学报,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