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乌孜别克族 > 风俗习惯  > 详细页面

乌孜别克族娱乐活动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刘维凡 2017年12月14日 阅读量:

  乌孜别克族举行各项庆典仪式时,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预祝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由于长期和其他兄弟民族杂居相处,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体育与维吾尔、哈萨克族大体相同,喜好赛马、叼羊、摔跤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摔跤:乌孜别克族摔跤历史悠久,相沿成习,逐渐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民间体育节目。大凡众人聚在一起,只要有比较松软的土地,就可摆开架势摔上几跤。摔跤时不分体重级别,有时一跤定胜负,有时则施行三跤两胜制。凡有伤害对方的动作都算犯规。

  叼羊:乌孜别克族青年男子普遍参加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是在马背上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多在婚礼或喜庆节日举行。叼羊活动对抗性强,争夺激烈,又是一种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体育竞赛。叼羊多在平坦开阔的大草地上举行,分为个人和集体两种比赛形式。习惯认为,吃了被叼的羊肉,能除病免灾,

  而且会交好运。乌孜别克人民把叼羊看成是祈求幸福的仪式。他们认为,如果叼到羊的人把羊扔到谁家的门口,就表示给谁家送喜讯来了,这家的主人就得给叼羊的人和马披红戴花,热情招待。如果是在婚礼时叼羊,那就更有风趣了。

  赛马:这是一项深受乌孜别克族人喜欢的一种群众性体育活动,主要是比赛马跑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赛马的项目分男子和女子,运动员年龄不限,骑手多为少年男子。参加比赛的马匹,几个月前就要进行挑选和训练。赛马场一般为平坦的大草场,原为直线跑,后改为环形,赛程有长有短,长的可达30公里。

  赛马比赛时,赛场下的观众人山人海,他们欢呼跳跃,助威的呐喊声如大海潮涌,场面相当壮观。比赛结束后,取得名次的骑手依次排列于指挥台前受奖,享有很高的荣誉。

  击木:又叫“嘎里特克”,是俄语借词,是19世纪中期由俄罗斯人和塔塔尔人引进伊宁的。由于这一活动场地和器具的要求简便,又可以增强臂力,有利于培养目测和判断能力,所以很快就在伊宁地区普及起来。到了近代,逐渐成为乌孜别克族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比赛的器具分小木柱和击木棒,都用木制成。小木柱长18厘米,共10根,

  每队5根。击木棒长约80厘米。每两根击木棒编一个号,每个队员配备两根同

  号棒。比赛场地长22米,宽6米。场地正中划一中线连接两条边,中线两边隔

  1.5米各划一条平行线作为起步线。场地两底线中心点上各划3米见方的区域作摆木区,摆木区平行于中线的一条边线叫初次进攻线。

  比赛分甲乙两队进行,每队人数相等,可以单数,也可以双数。比赛开始后,甲方队员依次从乙方摆木区初击线后面向本方摆木区内摆成圆形的小木柱掷击。掷击时,只要将任何一个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即可移至中线处继续掷击,直至将其余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然后,再另摆一个图形,再从初击线处开始掷击,先击完所商定的某一种图形的队或人为胜者。如果先击的一队首先掷击完小木柱,后击的一队在最后一轮中也紧接着击完小木柱,则判所剩掷击棒多者为获胜者。

参考资料:

    1.《乌孜别克族简史》编写组编《乌孜别克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2008。

 2.米娜瓦尔著《中国乌孜别克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