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乌孜别克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刘维凡 2017年09月20日 阅读量:

   由于居住在“丝绸之路”通过的地区。所以中国乌孜别克族在19世纪中叶以前,以经营商业为主。开始主要是组成商队,赶着数以百计的骆驼、骡、马往来于新疆与中亚各地之间贩运,后来逐步开设店铺,小商小贩则在牧区、农村和城市之间经商。以经营出口贸易为主的乌孜别克商人,在不同程度上依仗或依附于外国资本,但大多数小商小贩由于资金短缺,往往破产,沦为“洋行”及其附设的加工厂职工,有的则被迫改从农牧业生产。

  乌孜别克也从事手工业生产,莎车地区的手工业比较集中,其中大多数是丝织业,1949年前,有些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已具有资本主义萌芽。乌孜别克族妇女刺绣的小花帽、衣边、床单、枕头等,制作精致,为人们所喜爱。此外,北疆的木垒、奇台、新源、尼勒克、特克斯等地有少数乌孜别克族居民从事牧业;塔城、伊宁等城市有些乌孜别克族居民兼营畜牧业,居于南疆的喀什、莎车、巴楚、阿克苏和北疆的伊宁等城市附近的少数乌孜别克族居民经营农业,主要从事同城市生活密切的水果、蔬菜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孜别克族享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1954年3~9月,新疆先后成立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195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由于乌孜别克族人口少,居住分散,所以没有条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是在自治区及地、州、县(市)中,乌孜别克族人民同实行自治的新疆各民族一样,享有充分而平等的民主权利,共同管理本地区的地方性事务,一些乌孜别克族人还担当了各级领导职务。1987年7月2日,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大南沟成立了乌孜别克民族乡,这是全国惟一的乌孜别克族民族乡。该乡位于东段天山北支博格达山脚下,这里水源充足,牧草茂盛,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乌孜别克民族乡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起以畜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工业。

  在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乌别克族人民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与积极性。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乌孜别克族代表1名。乌孜别克族的民族干部迅速成长。由于大多数人居住在城市,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知识分子较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也多,这是乌孜别克族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整个乌孜别克族的经济文化水平都比较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

乌孜别克族的木刻加工工艺(刘军摄)

参考资料:

    1.王晓珠、阿丽娅•吉力力主编《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乌孜别克族简史》编写组编《乌孜别克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2008。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