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傣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一个美丽的地方 三个动人的样本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掠影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刘娴  2018年04月16日 阅读量:

喊沙寨里的彩色画墙和傣家竹楼

  美丽的“孔雀之乡”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503.8公里的边境线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占中缅边境线云南段的25%。州内的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都属于跨境民族。特殊的地缘和族缘关系,产生并形成了区域特点鲜明的跨国婚姻、国籍劳务流动、边境安全管控等问题。在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大背景之下,德宏州的民族团结成为其民生之本,边境稳定成为其发展之基。

  一村一校一哨所

  “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的居民家里生蛋。”这样的事,在德宏州瑞丽市的一个傣族边境村寨早已见多不怪。边境线将这个寨子一分为二:中国一侧是银井村,缅方一侧是芒秀村,边界无天然屏障,以竹棚、村道、水沟、土埂、田埂为界。“同一个寨子、同一种信仰、同一种习俗、同一种语言、同一个集市、同一口水井、同一所学校”。寨子里的两国老百姓相处和睦,世代相承,传为佳话。

  1954年,昆明军区27岁的军旅词曲作家杨非曾到瑞丽连队采风。他站在银井村几公里外的勐秀山上极目远眺,阳光下的瑞丽坝碧绿无垠,瑞丽江水从坝子间缓缓流过。此情此景,触发了杨非的创作灵感,优美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从此诞生,传唱大江南北。1996年,这首歌被瑞丽定为市歌。

  每天清晨,在这个热闹的边境村寨里,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一群统一着装的缅甸孩子骑着自行车来往于中缅国门之间,他们胸前挂着《出入境优先候检卡》,在边防检查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穿过马路、去到学校。

  8岁的岩吞明是这群缅甸孩子中的一位,在中国的银井边防小学读学前班。他所在的班级一共30名学生,其中缅甸籍学生有8名。比起班里其他同学,岩吞明的年龄偏大一些。“缅甸的教育条件不是很好,教育意识淡薄,很多孩子都入学很晚。”银井边防小学的校长孙加亮说。学前班的课程一般都比较简单,主要是教学生们一些基本的礼仪以及用汉语和傣语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课堂上,当老师让大家用汉语和傣语分别自我介绍的时候,岩吞明第一个就举手:“我叫岩吞明,我今年8岁了,我的家在缅甸芒秀村。”他不十分流利地说出这段话,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老师的赞扬。“他刚来学校的时候一句汉语都不会,而且比较害羞,也不爱和同学们交流。后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时间长了,性格越来越开朗,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孙加亮高兴地说。

  要说银井边防小学,那可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国际学校”。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不论中国国籍还是缅甸国籍,都会用三种语言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学校于2007年开设了汉语、傣语、缅语三语课程,并且每周开展一次汉傣缅语会话训练,为的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两国孩子们彼此间的文化认同。”岩吞明最喜欢的一门课是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约相老师学习有名的“嘎洛勇”傣族传统舞蹈。“嘎洛勇”是孔雀舞的意思,流传于德宏州,尤以瑞丽市的最具代表性。学校每周都会开设一节这样的民族特色课,前段时间在教孩子们学傣族剪纸。年纪小,岩吞明对“嘎洛勇”的文化内涵还不甚了解,与其他孩子一样,他更感兴趣的是美丽的孔雀尾巴道具、艳丽的舞蹈服装,还有和小伙伴在一起翩翩起舞时所度过的愉快校园时光。

银井边境检查站官兵为缅籍学生当安全员  李富贵/摄

  银井边防小学建校于1960年,由当地老百姓自筹资金、自操自办。“盖学校的时候,烈日炎炎,但大伙干劲十足。想到娃娃们以后有学上了,哪里还嫌累呢?”村里的老人回忆说。喊沙寨傣族老师郎向将是银井小学的第一任教师,如今已年过七旬的老人指着挂在墙上显眼位置的《光荣退休》荣誉奖状说:“当时学校只有两名教师,条件也很艰苦。我在这里教书十多年,那时候学校只有中国学生,孩子们也只学习汉语和算术。”

  50多年来,银井边防小学的发展离不开银井边境检查站的扶持。2008年,检查站与银井小学缔结共建对子,改挂“银井边防小学”校牌,将学校建设与部队发展联系在一起,打造“中国第一所边防小学”。2011年,学校在政府和社会多方资金的支持下拆掉原来破旧的竹楼校舍,新建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教学楼,修建了操场,还增加了一批新课桌、文体用品和学习用具。2015年又对校舍进行翻修,加盖了一座新校舍,内设食堂、室内活动室和教师休息区。一些社会爱心人士还为学校捐赠了电脑和乐器,学校利用这些资源建立远程教育室,成立了学生鼓乐队、民族文艺表演队。边检站专门成立“阳光工程”基金,帮助中缅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教育无国界,大爱无亲疏。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爱心传承,让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将“友谊”视为珍宝。“每当班里有学生过生日,全班无论中国还是缅甸的同学都会送去一份小礼物,老师们也会精心准备一张生日贺卡。孩子们的感情好得很,相处十分融洽。”孙加亮说。

  安邻是兴业之基,善邻是致远之本。实践证明,银井边防小学以多种创新举措发挥了教育在边境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近年来,德宏州以银井边防小学为代表,联合有关方面建设各类中小学269所,不仅使本州边境贫困地区适龄儿童有学可上,同时吸引了4401名外籍学生(主要是缅甸籍)前来就读。一座座崭新的校舍如雨后春笋,成为边境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时任云南省长陈豪在银井边防小学调研时曾指出:“边境学校是传播友谊、稳边兴边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队和社会三方联建的工作模式卓有成效,要持续做好援建工作,为中缅儿童提供一个舒适、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里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是一批又一批中缅两国团结互助、世代友好的‘外交小使者’。”

  除了教育,中国境内越来越好的治安环境和生活条件也吸引了更多的缅甸籍人员。据瑞丽市几家职业介绍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与德宏毗邻的缅甸克钦邦、掸邦地区的边民,借助区位优势率先到德宏就业,缅甸内地人员也在不断涌入德宏经商、务工、旅游。

  银井村的老支书莫喊依今年72岁了,亲身经历了银井村的蜕变,逢人便说:“有党的好政策,有边检站的帮助,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过去的10年,是银井村从贫困到富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2007年始,银井边境检查站在银井村展开“爱民固边模范村”创建工作。通过推行站所联动、警民联防,将边境一线村寨纳入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

  “在寨子里,中国村民的牛到了缅甸的庄稼地里,往小里说是边民之间的小纠纷,往大里说那就算‘国际事件’。”银井边境检查站副站长李富贵说。为使中缅村民双方互谅互让、边境和谐安宁,2007年边检站组建了老人调解队。“这里的每个傣族村寨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当地人称其为‘头人’。平时有什么小的纠纷矛盾,我们都会联合这些老人一起协调解决。大家坐在田间地头评评理,做错的一方道个歉,事情基本上就解决了。”

  莫喊依是老年调解队的成员,他说:“以前一些年轻人不太守规矩,来往检查站时不携带边民证,有时候也不愿意配合检查,给边检站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老年调解队针对这一问题给两国边民开展过多次教育,讲解边境安全常识,普及法律意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边民如果遇到一些涉及财产纠纷的事情,需要一起坐下来签个字据,做个公证。为此,边检站联合驻地党委政府、司法所、派出所、村干部与村寨老人一道,成立了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2008年成立至今,先后成功调解涉外矛盾纠纷40余起,被边民誉为“边境线上的国际小法庭”。

  眼前的银井村乡风淳朴、安定和谐。“一寨两国”景区内,有一条423米长的中缅玉石国界线,由5000多枚玉石心铺成,被称为“最昂贵的国界线”。黄色的一边是中国,白色的一边是缅甸。银井村和芒秀村的村民还纷纷在自家院子里摆起小摊,出售一些傣族的土特产和手工艺品。岩吞明的父母在景区里开起了饭馆,生意好的时候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前同吃一井水、同赶一个集的中缅老百姓,一同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随着游客的增多,边检站的官兵还指导两国村里闲散的劳动力把荒废的田地租过来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小南瓜,并把销售信息及时发布到网上。游客、外地蔬菜商都会主动找上门来购买,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把南瓜销售出去,银井村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南瓜村。仅2015年,银井村就种植小南瓜1350余亩,年产量达2025吨,村民增加收入600余万元。

  清晨,远远就能听到边防小学校的校歌声:“我们生在美丽的一寨两国,身处中缅两个国度,唇齿相依、心手相连,是永远不变的情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学堂,承载着两国胞波情谊,世代友好的延续……”是啊,从《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到《银井边防小学之歌》,从军民团结的鱼水深情一直唱到中缅世代长存的胞波情谊,不同的时代,却传唱着相同的主题。在这个边境小村里,一村一校一哨所携手前行,开创的不仅是一段段和谐美满的世代佳话,更是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新样本”。

  爱情友情民族情

  喊沙寨的傣族女孩妹也今年25岁,在村里经营农家乐。这是父母2015年投资修建的,也是寨子里的第一家农家乐。

  妹也的未婚夫彭启志是汉族,两人在德宏州芒市做水果生意时结识。2015年12月喊沙村在全国200多个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2015年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妹也家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

  父母常年在缅甸,只有冬天或泼水节时才会回家一趟,家中的生意靠年迈的外公外婆打理。2016年,妹也和彭启志回到喊沙,接手了农家乐。

  彭启志虽然出生在德宏,对傣族很熟悉,但娶一位傣族女孩做妻子,并且要在傣族村寨里生活、工作,这还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我刚来这里,不太听得懂当地人说话,他们说的都是傣语。”平时与当地村民交流基本靠半听半猜,而那些他能听懂的只言片语,基本上也都是从妹也和她外公外婆的交流中学到的。

  喊沙寨是傣族自然村,隶属瑞丽市勐卯镇姐东村委会。它不仅是省、州、市三级新农村典型示范村,也是首批云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彭启志被这里秀美的乡村风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所吸引。他说:“喊沙寨现在正在开发乡村旅游,这里所展示给游客的都是傣族居民的日常生活:清晨大家扛着锄头去种地,中午回家支起炉灶做一碗饵丝,晚上闲下来去赶摆(傣族群众的一种聚会活动)。每到泼水节或开门节这些傣族重要的节日时,村口的泼水广场上还会举办盛大的活动。”

  走在喊沙村的林间小道上,金灿灿的傣族奘房(寺庙),雅致的干栏式傣家竹楼,郁郁葱葱的凤尾竹,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南国风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一面面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农民画墙。与妹也家的农家乐相隔一条街,住着一位喊沙寨里的傣族农民画家,名叫吞也。傣家农田丰收的喜悦景象、凤尾竹下恋爱的浪漫温情、家庭聚会的和谐温馨、泼水节的纵情狂欢、祭祀祈福的神秘莫测……这些傣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一幕幕场景,都被这位农民画家搬上画纸、印在墙上。吞也家客厅四周的墙上也挂满了一幅幅色彩艳丽的画,且装裱精致。坐在客厅里,仿佛置身民族风情画展的现场。

  47岁的吞也,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绘画、雕刻和制模等手艺。他的父亲相很是当地颇具名气的傣族民间艺人,曾获“云南省民间艺人”称号。吞也的画室在后院的另一座房子里,作画使用的颜料是产自泰国、持久度很高的泰漆。但由于质地的缘故,调色十分不易,需要专门的训练,而这一手法正是吞也的祖辈与父辈传承下来的一门手艺。

喊沙寨的农民画家吞也正在作画,画中描绘的是傣族群众的酿酒过程

  吞也指着家里客厅墙上的画对我说:“画中描绘的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一些古老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我想将这些逝去的生活记录下来。”墙上挂着的不仅有吞也的画作,还有一些瑞丽其他农民画师、画家们的作品。2011年,在文化惠民政策和乡村旅游开发的带动下,瑞丽市在喊沙寨设立了农民画展室,目的是给农民画营造一个原生态的展示环境。

  2013年至2015年,瑞丽市贯彻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求,开展第一轮“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致力于创建瑞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17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9个民族特色村、1个民族团结示范社区。打造喊沙傣族特色村寨,成为创建瑞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一项重要工程。

  2013年,市政府与勐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对喊沙寨进行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葛明盛说:“在旅游开发中,我们一直遵循保护传承喊沙寨里的‘原生态样本’这一重要原则。无论村寨道路修建、孔雀舞的传承保护、傣族民居的改造,还是傣族织锦、农民画等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我们都坚持保护优先,确保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目前,对喊沙寨的保护性开发已经基本结束。村里翻新了寨门、泼水广场以及部分民居,同时公司支持一些农户新建了特色商品市场、傣家饭馆、农家旅馆。“下一步我们还要建一个大型的休闲广场、一批旅游特色商铺、一条民族文化商业步行街。项目已经批下来了,但是计划建在喊沙村的寨门外,不想让村民原本的生活状态被商业化,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活’着的傣族特色村寨。”葛明盛说。

  一直以来,云南省都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建设作为推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产业升级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切入点。由此,喊沙寨得以吸取泸西县城子村、弥勒县红万村、香格里拉县小街子村等一批全省特色村寨典型的经验,依托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秀美的自然景观,逐步形成“住驿站、品美食、看歌舞、体验民族文化”的乡村旅游模式,成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致富样板。

  这些年来,吞也对村里的旅游建设没少花心思,让村里人都能富裕起来,让自己的画作能被更多人看到,让傣族的文化与生活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是他的心愿。村内外的文化墙绘制、民居改造设计、泼水广场的雕塑制作,吞也都参与了。看着自己一笔一画勾勒和涂抹出来的作品,吞也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彭启志自从来到喊沙寨后,对吞也的画作也着了迷,闲下来时就会去他家小坐,听那些画上的故事。彭启志认为,这是了解傣族文化和生活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让他尽快融入与未婚妻妹也的家庭生活。

  一来二去,彭启志和吞也成了朋友。他问吞也:“画了这么多年画,你有没有别的什么想画的题材?”吞也说:“在我心中,美丽的画卷太多了,不仅有魅力喊沙寨的竹楼蕉林,有丰收时节的金色稻田,更有中缅边民友好往来的佳话,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你坐在我家中,我给你讲述我们傣族的文化,也可以画进我的画中。”“还有,还有!”彭启志哈哈笑着补充道:“还有我和妹也蒸蒸日上的好日子,你家一对孪生女儿健康成长的甜美生活!”

  是啊!文化交融是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粘合剂,可以最大程度地凝聚民族团结的正能量,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未来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在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有个德昂族村寨,名叫沪东娜,距离乡政府9公里。单从这个村名来看,就跟上海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006年,沪东娜被列为上海对口帮扶云南德昂族发展项目的首批村寨。从居住了50多年的半山腰整村搬迁至基础设施较好的平坝后,这个村寨取名为“沪东娜”。

  村民包老三今年51岁,2006年他和妻子带着年迈的母亲以及两个上初中的孩子搬进了山下的新房。“我至今都记得搬进新房那一天的情景,崭新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平坦的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流出。我们在山上住了几十年的杈杈房(德昂族的一种传统民居),人畜混居,原始落后。一遇刮风下雨天,房里又阴又冷。出行也极不方便,常常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包老三年过六旬的老母亲,站在新房前喜极而泣。

  作为如今村里的产业大户,包老三家养着猪、牛等牲畜,12亩地种着茶叶、甘蔗、坚果等经济作物。前些日子他听说养鸭子效益不错,便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棚子,买了20多只鸭子开始养。现在他家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4000元,是10年前的10倍还多。两个孩子都在芒市上班,他和妻子操持着家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时照顾年迈的老母亲,没有太多的生活负担。

  通过上海市的对口帮扶,在三台山德昂族乡4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1748户人家中,像包老三家这样脱贫致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农户不在少数。2006年至2012年,上海帮扶三台山共投入800余万元,以整村推进方式,实施了基础设施、能源建设、产业开发、社会公益事业、技术培训5类共47个项目,使全乡德昂族群众直接受益。5年里不仅修通了水泥路、弹石路和砂石路,还建了人畜饮水工程、电力设施和安居房。茶叶、香蕉、核桃、澳洲坚果等经济作物逐渐发展起来,仔猪、水牛等养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台山乡10个村民小组都建有沼气池,都在发展“猪—沼—果”循环农业经济。仅沪东娜就修建沼气池及附属设施38套,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灶、沼气灯。乡里还定期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实际上,包老三已在家里建起了一条以养猪、养牛庭院经济和甘蔗、坚果经济作物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初级农业产业链。

  三台山的乡长杨爱明是土生土长的德昂族干部,初见他时,他正在乡农贸市场给乡亲们分发技术培训的宣传单,鼓励大家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他对我说:“上海对口帮扶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古老的德昂山寨旧貌换新颜,改变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带动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从以前的‘要我发展’变为现在的‘我要发展’。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势头!”

  这几年,上海不仅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对口帮扶,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2015年国庆前夕,全国第一座德昂族博物馆在三台山乡建成,展示了德昂族历史、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帮扶项目还扶持一些村组成立了德昂族酸茶合作社、织锦合作社、手工艺品合作社和水鼓舞传承基地。

  杨爱明一边带我参观博物馆,一边介绍说:“在出冬瓜村有个50年历史且保存完好的德昂族老寨,是我们未来要重点打造的特色村寨。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滇缅公路文化保护,打造红色旅游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旅游景区。未来的三台山乡,有望成为德宏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三台山徳昂族乡乡长杨爱明和德昂族群众参加农业科技推广活动

  德宏世居的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除了德昂族,还有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其中60%的景颇族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上1500米以下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傈僳族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2000米以下高寒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地理分布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恶劣,也是傈僳族以及大部分景颇族成为特困民族的重要原因。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也是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一项重要任务。2005年以来,云南编制实施了两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五年规划,整合资源,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扶持发展。2005年至2010年,共投入各项扶持资金27.2亿元;2011年至2015年,共投入各项扶持资金104亿元,系统连片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等发展项目。

  2005年,根据国家及省里要求,德宏州积极投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把德昂族、阿昌族两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28个村委会、256个村民小组列入扶持范围。另外,将55个德昂族自然村纳入上海对口帮扶范围。“十二五”以来,国家继续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并把景颇族纳入扶持范围,德宏州人口较少民族增至3个,扶持范围扩大到5个县42个乡镇161个村委会1458个村民小组。2015年,结合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的总体要求,国家和云南省加大了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贫攻坚力度,省委省政府把德宏州户撒、曩宋、九保三个阿昌族乡纳入省烟草公司对口帮扶对象,实施以户撒阿昌族乡为重点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程。2015年至2017年间,云南烟草公司、国家以及省发改委等部门累计投入资金将达6亿多元。

  三台山乡允欠村世代居住着景颇族和德昂族两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以村民小组的形式聚居在一起,村组间仅隔一条小路或一道田埂,景颇族寨子的目脑纵歌文化广场和德昂族寨子的奘房交错分布在村路的两侧。尽管两个民族的群众信仰不同、风俗习惯迥异,但在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上,你能看到前来参加活动的德昂族群众;在德昂族群众的泼水节上,你也会看到景颇族群众纵情欢乐的身影……

  正如德宏州民宗局长多守辉总结的那样:“‘绝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绝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可不是一句口号。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提升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形成各民族利益关系的一致性,是对这句话最正确的解读与落实。这是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也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最有效的切入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