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老人在吹奏斯布孜额
打听到新疆阿勒泰市阿勒尕特乡阿克希村79岁高龄的老人巴依萨勒·乃比还可以吹奏和制作哈萨克族乐器斯布孜额,在当地文体局和文化馆同事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了老人的家里。我们的到来,让巴依萨勒·乃比非常惊讶,得知来意后,他很是感动,当即给我们演示制作方法。
做斯布孜额的芦苇管要选秋天的。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芦苇生长期较短,但因为气候凉爽的缘故,这里的芦苇虽然没有南部和田的那么老辣,但在硬朗和韧劲上却是毫不逊色。巴依萨勒老人拿起一根长约60厘米的芦苇管,用小刀刨光后,开始在管壁开音孔:“可以开3、4、5或7个音孔,这要看个人喜好。”不到一根烟的功夫,老人就掏出了7个孔,每孔间距约一个小拇指长。别看老人年龄大,手上那种利索劲儿绝不输给年轻的小伙子。这是他几十年经验和手感沉淀的结果,手和芦苇管已异常熟悉,形成了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
说到斯布孜额的来历,应该追溯到远古游牧时期。草原上随处可见的艾蒿管茎、桦木等做成了3孔、4孔、5孔,甚至7孔的吹鸣乐器。一根管子能发出4至5个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因为让一根管子发出有秩序的音高,会涉及到以什么间距来开孔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原文化和西域乃至欧亚大草原文化的交流中,青铜器、铁器随之而来,游牧民族开始用铜管、铁管来制造吹鸣乐器。但此前定型的斯布孜额却代代薪火相传,直到今天。成书于公元11世纪的古籍《突厥语大辞典》上载有“斯布孜额”一条,书上解释为“一种笛子”。
从制作手艺来看,斯布孜额已经超越了人类最初用于狩猎的单孔、单音哨笛,变成多音孔、多音高的乐器,也形成了日益复杂的音阶,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含蓄地表达出草原民族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广袤的草原上,用随手可得的芦苇管来制作斯布孜额,对于草原民族来说,实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放羊的时候,折一根芦苇管,拿起随身带的小刀,转眼间就可以做出一个简单的斯布孜额,放到嘴边吹出一段心事。
老人仔细用手把芦苇管拂拭几遍以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然后,他跑到羊圈那里,把刚宰完的羊肠子拿过来清洗干净,捋了几遍后,套到斯布孜额上,这个举动使我们惊讶不已。“我们先人就是用这样的办法保护斯布孜额的。”民间有太多意想不到的创意,让我们为之惊叹。
斯布孜额做好了,我们想邀请老人奏上一曲,但是又有些犹豫。79岁的巴依萨勒·乃比看起来身体虽然还不错,但是患了气管炎。我们正担心老人还能否为我们吹奏时,他已把斯布孜额放到了唇上。此刻,老人宛如换了一人,气度从容。斯布孜额的声音出来了,音量不大,音色柔和、舒缓、悠远,和我想象中昂扬的声音大相径庭。那种声音是完全单纯、直白、朴素的,没有任何花腔,像是从心灵发出的,或从云层出来的,又或从山林出来的,纯真而古朴,天然而自在,渐渐进入到我们内心深处。它是牧羊人的歌声,也是风的歌声。歌声里有思念、有等待、有生命,还有广阔的蓝天和草原。
让巴依萨勒·乃比遗憾的是,年轻一代哈萨克族青年中,很少有人向他学习制作和吹奏斯布孜额。对此,他无奈而伤感。“还有时间和机会,政府正在努力做。”我们轻声安慰他,老人终于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