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也叫“吊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建筑,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栏式民居。在人类的原始时代的时候,有巢氏创造的吊脚楼就作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历史舞台。吊脚楼除作为壮族的传统民居外,也常见于苗族(重庆、贵州等)、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的传统房屋。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尤为多见。吊脚楼属于典型的半干栏式建筑,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称得上是中国民族建筑中的小家碧玉。
(图片来自公共网络)
基本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房屋结构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图片来自公共 网络)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屋顶盖瓦以外,上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底层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二层是饮食起居之所;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也可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图片来自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拍摄)
文化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最大承载体,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捷径。当承载在传统建筑上的大量地缘特征和文化记忆,被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毫不留情抹去的时候,我们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观察一个地方的建筑物,来判断出它所处的地理和文化区域。然而,吊脚楼,这种古老的干栏式建筑,至今仍在被包括壮族、苗族在内的广大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所广泛使用。散布在大山中、江河边的吊脚楼群就像少数民族的山歌一样丰富多彩,或组合成一个小镇,或构成一个寨子,也有不少单处的吊脚楼。无论是吊脚楼群,还是单家别院,都是一道别样的风景——茂林修竹环绕周围,小桥流水穿梭其间,就像一幅幅山水画。
吊脚楼,不仅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千百年来,更为少数民族艰苦、勤奋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湘西吊脚楼 (图片来自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