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源流》彝语名为“呢素恒勺”,“呢素”意为彝族,“恒”意为根、源,“勺”意为寻找、追溯,连起来意为“彝族寻源”或“彝族源流”。《彝族源流》是一部以谱牒为脉络而叙史的彝文古文献,记录哎哺、尼能、什勺、慕靡、举偶、六祖等六个时期的彝族历史,认为彝族起源于哎哺,由哎哺分支并先后占据彝族社会历史舞台的尼能、什勺、慕靡连接六祖、武僰四大系统是彝族的族源主体,举偶是彝族文字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彝族源流》不仅记录远古的彝族古史,还记录了彝族各君长国、乌撒有名的家支的谱系及各代的历史和他们之间的互动情况,记录的跨度从哎哺时期直至清朝末期彝族君长国的衰败。
由古代彝族布摩举娄布陀等人根据当时收集到的彝人各部、各家史书整理而成,并由后世收藏者和传抄者增删而成,定本于清康熙年间。《彝族源流》原本为手抄本孤本,由贵州省赫章县财神镇王兴友先生保存。为不分卷的1册,共742页的彝文古籍,后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重点项目,其原本的搜集整理及翻译从1986年初开始,到1996年末结束,《彝族源流》1-19集的编译工作经历了数十年,三代人的努力。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目录”。
《彝族源流》后经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现毕节市彝文文献研究中心)搜集整理,由王继超和王子国采用四行体翻译,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分批次出版。9年间,贵州民族出版社共出版了完整的《彝族源流》27卷,其中1~4卷1989年出版,5~8卷1991年出版,9~12卷1992年出版,13~16卷1993年出版,17~20卷1994年出版,21~23卷1997年出版,24~27卷1998年出版。由王明贵、王显整理翻译的汉译散文本由民族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贵州民族出版社又于2014年再版四行体的《彝族源流》。《彝族源流》还收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编的《彝族毕摩经典译注》。
参考资料:《黔彝古籍举要》,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