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箭,藏语为“碧秀”,是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曾多次在全国性民族体育盛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为避免伤人,箭头不是呈尖状而是方形或椭圆形,因为射出时会出现‘哔咻’声而得名。在很多节庆活动上,射箭是必备项目。”陈宗烈解释道。
图为西藏贵族比赛射箭。
关于藏式响箭的来历,在西藏地区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在很久以前,西藏出现了一个十分凶恶的妖魔,经常作怪害人,弄得老百姓人心惶惶,生活不安宁,灾难时常发生。这时候,藏族英雄格萨尔王挺身而出,率领一支部队同妖魔作战,决心消灭妖魔,为民除害。但是,一直不能取胜。后来,格萨尔王发明了响箭,妖魔听到响箭的鸣叫声,不知何物,就慌得乱了阵脚,最后被格萨尔王消灭。从此,西藏各族人民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为了缅怀格萨尔王的功绩,每逢佳节各地都要举行射响箭活动。
另一传说是在公元7世纪初叶,西藏山南地区卡龙部落联盟以武力兼并苏毗、羊同诸部,赞普(即:王)松赞干布统一了整个藏区,定都逻萨(今拉萨),建立了自称“博”的奴隶制王朝(汉文史籍中称“吐蕃”)以后,就有了射响箭这项娱乐体育活动。
从以上传说中,我们不难看出,西藏地区流行的响箭是古代战争中由兵器演变而成的,距今可能已有900年至1300年以上的历史了。西藏和平解放前,响箭只有僧俗官员和贵族人家玩得起。西藏民主改革后,翻身农奴当家做了主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响箭这项体育活动也逐步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射响箭的动作、指法及弓与箭的构造,与现代射箭运动相似,所不同的是箭头有一个特殊的发音装置。箭头是用青冈木削制而成的方形或半椭圆体,上凿若干孔,箭体在空中飞行时,由于空气在孔中作用,发出声音,十分悦耳。箭靶是用牦牛毛或毛呢编制的,直径约30厘米,用红、黑、白、黄四色相套,区别环数,靶心为红色。离靶后不到处1米处,立有一块皮质挡箭牌。有的地区是在靶后立一张高约3米宽约2米用绳子编织的网子,用此挡箭。
响箭比赛的开射线距离箭靶40米左右(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参加比赛或表演的人数可多可少,规定每人连射两箭,箭穿三环,射落红心为优胜。并规定中靶一次可加射一箭,再中再加射,直至不中为止。中靶一次,奖一条哈达;两箭连中,奖两条哈达。奖品除哈达外,还有牛羊肉,有时还要让姑娘敬酒祝贺。不少地方在比赛开始前,射手们还要齐唱射响箭歌。
来源:中国西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