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泥塑、布制面具植根于民间的传统艺术。 资料图片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恰彩岗路11号是八廓街东面诸多巷院里一个极其普通的大院。在这里,一个集土建、唐卡绘画、金属雕刻、木雕、古艺建筑研究、西藏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拉萨古艺建筑美术公司就坐落在这个古朴的大院内。
拉萨泥塑面具制造技艺室位于此院最东面。2010年,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泥塑组的技艺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泥塑面具制作技艺”。
笔者到达时,拉萨泥塑面具手工技艺师边巴盘腿端坐于卡垫上,正精心制作着一幅泥塑的宗教面具。
在这间并不算宽敞的泥塑面具制造技艺室内,有许多出自边巴之手的泥塑佛像和泥塑面具。多件布塑面具散落地摆放在简陋的藏式柜上或悬挂在墙上。边巴告诉笔者,西藏传统泥塑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运用泥塑塑造的作品绝大部分是佛像。佛像造型不计其数,但从形态上,可分为喜相、怒相两大类。凡是神佛形象,无不严格按照规定的尺寸比例塑造。
在西藏,面具从内容上大致分为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两大类。总体上,又可细分为跳神面具、寺院悬挂面具、戏剧面具、歌舞面具和说唱折嘎面具五大类。在这些分类中,并没有泥塑面具。然而,追根溯源,它们无不与泥塑面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泥塑面具正是根植于雪域高原的最为隐秘的传统手工技艺。
在拉萨泥塑面具制造技艺室里,由边巴制作完成的泥塑佛像与泥塑面具散落地摆放着。和许多泥塑手工艺人一样,边巴既是一名泥塑佛像技艺师,也是一名泥塑面具制作者。自古至今,泥塑面具与泥塑佛像的技艺根植一处,都属于西藏的泥塑手工技艺,其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以泥土为主,再加上麻绳、草绳、棉花以及部分药材,但并无固定比例。因此,对于一名泥塑手工技艺者来说,制作工序中的经验与判断至关重要。
既为泥塑,其主原料自然为泥土。但笔者了解到,制作佛像或面具的泥巴却极为讲究,而且深藏门道。
边巴说,用于泥塑的原料泥土,需要品质上乘的、黏度足够的、细腻光滑以及合适湿度的泥土。他解释说:“普通的泥土没有那种制作泥塑佛像或面具所需的韧性,所以第一步选择好原料非常重要。在拉萨,这种泥巴也只有在林周县的洛巴堆和墨竹工卡县甲玛沟的孜姆这两处地方才能取到。到现在,泥塑手工技艺师会用一定的金额从当地村民处买来泥土用以制作泥塑工艺品。”
“过去,泥塑工艺师若是在某地见到可以作为泥塑制品的原料土,会向土地所属主人以钱物交换的方式买泥土。但如果属于无主土地,那也需要举办相应的宗教仪式,通过仪式向当地的土地神请土后才可取土。”边巴介绍道。
这些习俗至今并未改变,是每一个泥塑工艺师口耳相传的秘诀,也是每一位泥塑工艺师通过师傅手把手传授的要领。这也是泥塑面具技艺传承至今的魅力所在。
笔者了解到,泥塑面具的制作,以泥巴为主原料,通过手工技艺人的双手,分揉捏、塑型、雕刻、抛光、打磨、上色等步骤。在泥土中加入麻绳、草绳,再加一些藏纸、药材,有时还需加一些棉花。从原料的选择到每一个制作步骤的用心程度,都对泥塑面具最终的成形影响极大,因此也极大地考验着每一位制作泥塑佛像或面具师傅的才艺和技能。
今年46岁的边巴,小时成长于拉萨堆龙德庆县农村。17岁时,家中长兄将他送到哲蚌寺艺僧洛桑丹增处开始系统学习泥塑造像技艺。由此,边巴在这个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寺一待就是10年。
10年时间,边巴不仅在哲蚌寺学得了传统技艺,而且让他在深山古庙磨炼了静心处世的个性。边巴说:“泥塑佛像制作时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就像画唐卡一样,同样要把《造像度量经》牢记在心里,在制作时要不停地默背佛像的尺寸大小,所以你看这些已经制作好的泥塑佛像在轮廓上都是固定的,只是在一些装饰品上有所不同。制作一幅泥塑面具自然也是这个道理。”
边巴所在的拉萨古艺建筑美术公司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在随后的30多年时间里,这个公司参与了西藏很多寺庙的维护、重建工作,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手工艺人。“就拿面具制作技艺来说,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手工艺人,虽然说现在还处在发展阶段,但我觉得传承优秀的民族手工艺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到这些传统文化。”拉萨古艺建筑研究所所长普布次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