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民族文学研究  > 详细页面

根植高原大地的书写——2020年青海文学阅读札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卓玛 2021年12月28日 阅读量:

青海玉树蜿蜒曲折的通天河。潘彬彬摄

  2020年的青海文学创作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骏马奖、自然写作与时代主题。骏马奖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具有代表性的奖项,青海入选其中的精品力作展示了近年来作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实绩。同时,伴随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大力推进,作家们用自然写作的方式对这一“国之大者”进行了回应。此外,作家们还时刻关注着中华大地上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的重大主题,并为之呼喊出时代的最强音。

  根植大地的想象

  2020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结果揭晓,25部作品和5名译者获得这个国家级文学奖项,其中3名青海籍作家获奖,分别是梅卓的《神授·魔岭记》获得长篇小说奖,龙仁青获得翻译奖,拉先加的藏文小说集《睡觉的水》获得中短篇小说奖。此外,本届骏马奖参评作品共376部,译者19人,其中,青海省共有5个民族的19位作家申报了除报告文学之外的4种体裁的21部作品,2名译者申报译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青海省的文学创作成果。

  青海文学在小说创作方面,题材比较广泛。藏族作家梅卓的《神授·魔岭记》以《格萨尔王传》四大战役之首的“魔岭大战”为背景,讲述了藏族少年阿旺罗罗历经各种磨难与修炼,最终成长为一代神授艺人的故事。梅卓生长生活于青海这片土地,谙熟史诗的内涵、传播特点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在这一题材的虚构创作上有着资源和文化优势。参评长篇小说中,藏族作家阿琼的《渡口魂》、旦文毛的《王的奴》,回族作家冶生福的《蓝月亮》,撒拉族作家韩庆功的《黄河从这里拐弯》等作品取材于历史,根植于现实人生,体现多重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青海长篇小说的创作样态。藏族作家、导演万玛才旦参评的中短篇小说集《乌金的牙齿》全部取材于藏族聚居区,其中一些作品集中展示了现代藏族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呈现出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较高的文学水准。

  除了骏马奖,近年来,具有一定创作积累、自称“游牧人”的“80后”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让走进了广大读者的视野。他在2020年第5期《收获》发表的短篇小说《荒原上》入围2020年度收获文学排行榜,一度引发关注,他的短篇小说集《巡山队》入选“2020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索南才让有着文学创作的自觉,他说:“我应该如何用我的写作方式去表达当下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内心的思想的变迁……”这种自觉与他小说创作的资源和语境结合在一起,使其小说文本呈现出一种粗粝却又质感丰富的特点,非常值得读者在西部草原的暗夜星空下细细品咂。

  生态高地的自然书写

  自然写作肇始于欧美,试图从生态角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自然写作或者说生态文学写作一直是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推进,青海生态文学创作迎来崭新面貌,这种写作视角也为各族作家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足下这片土地的大门。

  荣获第五届“地球奖”、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的藏族作家古岳(又名野鹰),30余年持续关注三江源乃至青藏高原和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他在面对自然荒野时,更多的是充满思辨精神和忏悔意识的哲理化表达。2020年,困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古岳创作出十多万字的新作《与虫子书》,历时一年连载于文学期刊《青海湖》。这部作品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古岳一年多来的生活感悟、记忆与细节。在作家眼中,“垂头丧气、独自游走”的蚂蚁与面庞“无比明亮”的女孩一样具有拨动人心弦的力量;被虫子严重蛀蚀的杨木、孤独终老的伯母,以及地里最终得救的庄稼,共同构成他所关注的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这种“视众生平等,看万物有灵”的生命观,以及由此生发的价值观、道德观,深深影响了作者的自然写作。所以,古岳说:“看来,雨季就要来了。虫子们酩酊欢宴的日子已经不远。”这种基于土地伦理的爱与欢喜,赋予了这部作品丰沛的情感力量。

  因为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土族作家祁建青在2020年陆续创作并发表《炫舞青稞》《青稞肖像画》等散文。作家有意识地集中书写“青稞”这一高原特有作物,并赋予它神圣的精神价值:“守好我们的青稞以及油菜、燕麦,无霜期将告结束,霜雪冰凌将纷纷降临,不要害怕,青稞和青稞种植者无所畏惧、扛得住。”由此可见成长于青稞地的写作者在这块高地上所汲取的精神能量。

  女作家李万华是青海颇有影响的散文作家,凭借散文《丙申年》荣获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李万华踏足青海境内的沟沟壑壑,漫步于湟水河谷,在她所熟悉的大地褶皱中抚摸着时间的刻痕。如果说李万华早期的散文多少有些志物、撷史的刻意,那么近几年她的散文早已褪去文字的浮华,一如她笔下那棵灰色的、开着米粒大小的淡黄色花朵的沙枣树,见素抱朴,绝圣弃智。她用近乎动物触须一般灵敏的感觉观察万物,感受人事。当一位作家面对群山、万物时保持着沉默,那么她用俭省的文字营造的空间必然是寥廓的、悠远的。李万华的自然写作贴合了青藏高原冷峻峭拔、遒劲沧桑的气质。

  呼应时代的深情讴歌

  2020年,青海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高原沃土,书写当下发生的历史巨变,深情讴歌时代新人。作家、诗人郭建强创作的报告文学《拔“穷根”的人们——青海省海东市脱贫攻坚五记》,讲述了“搬家记”“蝶变记”“新生记”“扶贫记”“铁娘子记”等脱贫攻坚战中那些鲜活的人和事,作品以故事家、说书人的技巧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用生动的方言俚语活泼泼地塑造人物,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报告文学力作。

  作家邢永贵自2018年12月起任海东市藏族聚居村仓家峡村第一书记,他一方面积极与村两委精心落实每项脱贫措施,带领47户贫困户于2019年底如期脱贫。另一方面,他以仓家峡村脱贫工作为主题,创作了长篇纪实散文《北山南坡》《仓家峡村的一日与五年》等。作家对贫困户自尊敏感、微妙隐秘的内心有着细腻的关注,“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暖心”,这就是文艺工作者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作用。

  2020年,当举国上下勠力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青海的文学写作者们纷纷以笔为旗,书写大疫之下的大爱与担当。牧白的《总是芳华一片春》、鲁玉梅的《那闪闪发光的“小沙粒”》、苏贤梅的《最美不过山花红》、刘金梅的《为你,千千万万遍》等散文作品,书写了青海医疗战线医护工作者在疫情最为危急的时刻,驰援武汉,在战“疫”一线奋战的生动片段和感人故事。“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写作者们把握住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把每一个普通人在抗击疫情时的责任、担当凸显出来。众志成城,当新的太阳蓬勃升起,人民力量构筑了抗疫的钢铁长城。而那些质朴、真诚的文字也终将驻留在这个时代的文学记忆里。

作者:卓玛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